“監(jiān)護室1床,診斷ARDS,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第八天……”,每天早上7點20分,山西醫(yī)科大學第一醫(yī)院呼吸重癥監(jiān)護病房護理單元護士們一天的工作拉開了序幕。護士長主持每日晨間大交班,責任護士對每位患者的情況逐一匯報,包括前一個24小時內患者變化、診療落實情況、效果評價等。
匯報結束后,護士長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,對疑問之處及時詢問,對不妥之處及時指正,并及時帶領大家學習新知識新技術,如觀察呼吸機曲線,血濾交接過程中的細節(jié),為什么濕化罐加水不能超過水位線,S/T模式是什么……專業(yè)知識和技能通過早交班逐步提高。
面對監(jiān)護室環(huán)境改造后出現的觀察死角,護士長帶領大家創(chuàng)新了交班模式,由護理站固定交班變?yōu)椤皡^(qū)域移動式交接班”,護士隨著患者走。夜班護士始終守在病人床旁,接班護士全組按照區(qū)域進行集體交接班。在交班過程中,患者始終處于護理人員視線內,且組長可以同時看到患者情況,告知本組組員每位患者觀察重點及護理注意事項,避免因為“不知道”而出現錯誤,保障患者安全。
晨間集體交班結束后,兩兩之間的床頭交接班則更加全面細致?!按鬆斣缟虾?,小李下班了,小王接著管您啊,昨天睡得怎么樣……”,在親切的問候聲中,一一查看患者神志、導管、皮膚情況,使治療、照護連續(xù)不中斷,正確不出錯。
“張大娘今天要做床旁,氣管鏡準備好”“李大哥可能要血濾,通路已經建立”“孫阿姨不會咳痰,備好口咽通氣道”“王大爺嘴唇有點兒壓,固定器換個方向”“小朋友喜歡聽故事,記得一會兒給她放”,在一聲聲叮囑中,護理人員將責任、專業(yè)、人文、愛心,一棒一棒傳遞下去。
沒有標準,自然談不上有效的質量管理和安全管理,但只有標準,沒有強有力地執(zhí)行,標準就成為一種擺設。年復一年、日復一日,這支護理團隊始終堅持規(guī)范、嚴謹的交接班制度,對規(guī)范和制度不斷完善,對流程不斷改進,真正把患者安全和高質量救治作為頭等大事來抓,筑牢醫(yī)療安全防線,帶領一代代護理能手快速成長。